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K1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K1体育3915官网入口那些40岁的教练现在都在哪?

2024-02-20 05:51:0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K1体育3915官网入口那些40岁的教练现在都在哪?年龄的增加,意味着体能下降,即使能长时间保持体能巅峰,但也很难改变用户对高龄教练们专业度上的质疑。

  “健身教练,年纪大了就干不动了吗?”在GymSquare的采访中,看到了一部分40岁+的教练身体力行地证明,这不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在健身需求更加旺盛、人群年龄分布更加广泛的欧美国家,还有退休后考取健身教练执照的「高龄」教练,在老年健身消费者中备受青睐。因为他们更加能够感同身受老年健身者的生理限制。

  而针对「教练吃青春饭」这个问题,教练们表示影响职业生涯的元素有三个维度:体力、专业水平、和心理健康,而体力在其中的权重则是最小的。

  自这套海外团操体系传入国内开始,Nancy和Jojo是最早的一批莱美教练中的两位,她们从综合健身房的团操教练开始做起,现在都已是国内顶尖的培训师。

  赵加勇最初只是把教练当做一份工作,学体育的他懵懵懂懂进入了这个行业,一做便是20年。他戏说自己做这么久教练是因为「改不了行」,但身兼管理和讲师的他早已把健身当成了自己的终生事业。

  在跳舞和打网球的过程中她发觉了自己力量的缺乏,孙宏伟便请了私教开始撸铁。曾经做过的老师的她为了搞清楚各个动作和训练的目的,干脆自己学了私人教练课程。17年开始,她便在自己锻炼了十多年的健身房兼职团操和私人教练。

  当提到「年长的教练」这个字眼时,Jojo笑了,说这是不是指代他们老了K1体育3915官网入口。紧接着Jojo如数家珍地罗列了几位她尊敬的国际培训导师,各个都是超过50岁,甚至是60岁的「老人」。

  Nancy也告诉GymSquare,并不是所有的教练都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慢慢远离一线,如果训练得当,并注意对身体的保护,一直在一线教学也不是没有可能。

  CrossFit 2016年的大师赛冠军Shellie Edington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现年56岁的她一身「腱子肉」,运动表现不输年轻男性,至今仍活跃在CrossFit的赛场上。

  虽然在体力层面教练们可以通过锻炼、饮食等各种保养手段冻龄,但观念的僵化和旁人的偏见,却足够成为教练们向上发展的绊脚石。

  赵加勇在教练管理工作中不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人年龄一大就容易变得固执,不爱改变,疏于学习。但是我们的会员来健身是需要持续有新鲜的训练方法和套路输出给他们的。除了专业知识,我还要求我的教练们每年都要看几本的书,这样我们在进行私教授课时才有东西聊。”

  她坦言,年龄在她的教练工作中是个劣势。就专业能力和体能,和年轻教练比不仅不差,同时具备年轻教练所没有的经验和阅历,和对训练的更深的思考和理解。但这并不能成为显见的优势。

  孙宏伟目前的客户都是同在健身房健身认识很久的健友,或者经老客户转介。这些客户因为对她的了解而信任她的专业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厚的默契和认同。

  在团操课领域,Jojo和Nancy都认为,总体来说年纪更大的教练是更加有技巧的。“自己没两把刷子也不可能跳操跳这么久不是?”Nancy在进行教练员培训时并不介意拿自己的年龄开玩笑,她对自己做教练这么久非常自豪。

  “我们教练里也是有很多网红的!”Jojo开玩笑说。年长「网红」教练的受欢迎不是靠秀身材照片等各种营销,而是靠他们针对不同年龄段、需求的客户的有技巧有区分的应对能力。并且,在她从事教练的20年中,她能感受到自己在不同年龄段对其同龄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这一点在私教中也有体现,私教在执业过程中积累的训练、生理知识和技巧无疑让他们成为更加资深的教练,能够更快更精准地识别客户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从健身房的角度来说,管理人员一定是从资深教练中进行选拔。只有有了足够的理论和实战知识,他们才能够做出实际的决策。

  同时作为健身房消费者和教练,孙宏伟认为年长的教练在塑造健身房形象时也是很好的资源。年长资深教练不仅体现了健身房消费人群的多样化,还说明健身房的运营状况稳定,不太可能突然跑路,是健身房的活广告。

  如今正当年的年轻教练们不可避免地会变老,要减少他们的离职率,保证职业寿命首先要从职业通道上下功夫。

  不管是培训机构、工作室、还是综合健身房,都要建立企业化的职业晋升通道。对于擅长一线教学并想要专注于教学的教练们,健身房要设定合理的价格体系,确保客户物有所值,教练受到应有的肯定。

  对于想要从事培训方向的教练,品牌要形成完备、规律的内训体系,让培训师们有时间可学,有内容可学。

  而面向想要转型管理的教练们,健身房要提供转型的机会,乐刻就是一个教练转业主的典型,给资深教练自己开分店的机会和支持,让教练看得到将健身作为事业的希望。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已经让人耳朵生茧的老话,但永不过时。有如时尚业,健身业的训练风潮也在不断改变,从最早团操课的流行,到力量训练流行,再到当下火热的高强度训练,以及越来越受欢迎的瑜伽和普拉提等。教练有术业专攻,但却可以将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技巧进行融合,让健身也“每天都有新感觉”。

  教练的心理健康是被严重低估的职业因素。当很多社畜因为社会压力宅在家中、放弃身材管理的时候,教练们不仅要持续雕刻自己的肉体,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还需要给客户们不断输出正能量,这对他们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并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几位教练分享了自己的诀窍:常放空,多旅游,听音乐...总部而言之,要找到自己的情绪舒缓方式。

  作为消费者,也要认识到健身行业虽然属于服务行业,但教练们是我们的健康老师、生活质量医生。多给教练们一点理解,让教练们的路走得久一点。

href=""

搜索